兒童也是胃病高危人群
謝主任表示,小兒胃炎、十二指腸炎、消化性潰瘍等發生發展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,其中受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原因越來越被重視。幽門螺桿菌(Hp)是寄居于人類胃粘膜最常見的病原菌之一,人是這種病菌的唯一自然宿主。
我國是幽門螺桿菌(Hp)感染率較高的國家,兒童也不能幸免,他們也是Hp感染的高危人群,這可能跟兒童胃功能發育尚未完善,控制胃酸分泌、免疫功能較低有關。
有報道顯示,大部分幽門螺桿菌攜帶者感染Hp都是發生在嬰幼兒時期,并且隨著年齡的增大,Hp的感染率明顯增高,只是感染后大部分往往在成年后才發病,還有一些會在兒童期就已經發病,也還有一些甚至會終身不發病。
嘴對嘴喂食可能會傳染胃病
幽門螺桿菌(Hp)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,它可通過口口相傳或糞口傳播,因兒童時期外界活動少,因此父母或密切接觸的家庭成員是嬰幼兒感染Hp的主要來源,父母若感染了幽門螺桿菌,其子女感染的機會也會相對增加,尤其是在喂養、生活中不注意,如有一些家長喜歡口對口地喂食或將食物嚼碎后再喂,喂食時先用舌頭試試食物的溫度、喂奶前先就奶嘴喝一兩口以試試溫度是否適宜。
進餐時和孩子合吃一份餐、親吻孩子的嘴巴等,這些不經意的動作,都有可能將自己體內的Hp傳給孩子。此外,兒童喜吃零食、長期飲食不規律、飲食不當、精神壓力過大、長期服用對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藥物等,也會因胃腸神經調節功能紊亂而降低了胃腸粘膜的保護功能,也可為Hp的入侵創造條件。
Hp感染后一般很難被機體清除而慢慢變成了慢性感染,引起慢性胃炎、消化性潰瘍等疾病,從而出現厭食、腹痛、腹脹、惡心、嘔吐、反酸、噯氣等癥狀,其中腹痛以持續性隱痛或陣發性痙攣性為多見。此外,有些患兒還可能會出現有消瘦、甚至消化道出血等癥狀,因此,及早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并及時治療有著重要的意義。
除了胃病嘴對嘴喂食還可能傳染蛀牙
大人口中有幾百種細菌,通過嘴對嘴喂食或親吻可傳染的可傳染超過270種,嬰幼兒抵抗力低,如果被傳染細菌就容易生病,比如齲齒也是一種很容易因嘴對著喂食而傳染的疾病。
夢優藍 - 健康睡眠系統的引導者
全國統一服務熱線
0757-23367159
公司地址:廣州順德區龍江鎮西溪第三工業文昌路4街